104學年度第2學期 第四十屆碩士畢業論文 |
姓名 | 論文題目 | 所屬領域 | 指導教授 |
江冠瑩 | 立委選制改革對台聯黨的影響與發展(2001年~2016年) | 政治 | 曾建元 |
余正煌 | 2014年新竹市長選舉研究:以林智堅勝選的政治社會基礎分析 | 社會 | 李碧涵 |
張啟威 | 新教育與新人才的可能形貌-以腦科學為主軸思考 | 社會 | 陳思賢 |
江明潔 | 中央體育行政機關組織變革之研究:歷史制度論觀點 | 臺灣 | 彭錦鵬、邱榮舉 |
周珮甄 | 開放政府政策的理念與實踐-以柯文哲執政臺北市政府為例 | 臺灣 | 曾建元 |
蘇郁涵 | 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結果探討-以空間分析方法探索 | 臺灣 | 鄧志松 |
杜昱音 | 大陸旅客對台灣觀光需求之預測-以SARIMA模型、灰色理論與倒傳遞類神經網路模型為例 | 臺灣 | 邱鳳臨 |
杜晉軒 | 習近平主政時期馬來西亞僑務政策之研究 | 臺灣 | 吳秀玲、范世平 |
周佑政 | 後三一八時期台灣新興政黨的形成與發展-時代力量與社會民主黨的個案研究 | 臺灣 | 邱榮舉、曾建元 |
劉湘薇 | 韓國選舉的空間分析:以2012年總統朴槿惠得票率為例 | 大陸 | 鄧志松 |
林建璋 | 「三限六不」政策形成之研究 | 大陸 | 周繼祥 |
濱島日華 | 兩岸簽署環境保護合作協議之研究 | 大陸 | 周繼祥 |
葉素君 | 大陸國家鑲嵌下的支配與變革--以從事兩岸交流之學生社團為例 | 大陸 | 周繼祥 |
羅子桓 | 中共五代領導人對台政策的調適:戰爭與和平(1949~2016) | 大陸 | 吳秀玲 |
廖庭儀 | 台灣地區核心與邊陲產業薪資差異之因素探討 | 大陸 | 辛炳隆 |
何依靜 | 在臺僑生跨文化適應、社會支持以及學習成就對其留臺就業意願之影響 | 大陸 | 辛炳隆 |
楊仁吉 | 太陽花學運對中共對臺政策之影響 | 大陸 | 陳明通 |
李承諳 | 不同股權結構下二代接班對於企業投資影響-以新北市為例 | 大陸 | 辛炳隆 |
束沐 | 「自主提升」與「偏好分歧」國家中心論視角下馬政府兩岸政策之研究(2008~2015) | 大陸 | 陳明通、周繼祥 |
黃崇山 | 社會運動對於在臺在港陸生政治認同的影響:以太陽花學運和佔中運動為例 | 大陸 | 陳明通 |
蔡孟軒 | 觀光凝視下族群符號的呈現-以台灣中和華新街為例 | 全球化 | 李碧涵 |
劉玟蠲 | 論網路服務提供者的著作權法免責事由與濫用通知取下機制 | 全球化 | 劉靜怡 |
魏雨林 | 中國「幸福-收入」問題研究 | 全球化 | 唐代彪、林建甫 |
張凱翔 | 經濟成長與貿易及外人直接投資之因果關係分析-東協五國實證研究 | 全球化 | 杜震華 |
王一平 | 以夜間燈光強度分析中國淘寶村經濟發展 | 全球化 | 唐代彪 |
蔡宜芳 | 當競爭性威權體制遇上多元文化主義:星式英語(Singlish)的文化政治 | 全球化 | 張國暉 |
作佐部 彩花 | 戰後日本兒童貧窮問題與政策 | 全球化 | 李碧涵 |
曾珮珊 | 南洋華僑的救國運動1895-1911年:社會網絡分析法的應用 | 全球化 | 鄧志松 |
吳宜瑾 | 非政府組織的政治性:以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為例 | 全球化 | 張國暉 |
李亮 | 柏拉圖思想中的良善政體-哲學家國王作為邁向自由與真理的嚮導 | | 張志銘 |
陳孟廷 | 發展的人本取向:跨越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 | 全球化 | 張志銘 |